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网络犯罪也变得越来越猖獗。特别是对于一些残障人士,诈骗分子利用残障人士渴望获得风险保障、获得残障人士身份认证、急需找工作、急需用钱等心理,主动致电残障人士群体,按照“套路”实施诈骗,一旦残障人士缴纳了“押金”“保证金”等费用,诈骗分子就会立刻消失不见,严重侵害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。在这里融盛保险提醒广大残障人士:警惕残障诈骗,共享金融权益。
一、 常见骗局
(一) 刷单骗局
诈骗分子利用残障人士急需工作的心理,声称可以在家兼职刷单赚钱,不仅不用外出,操作还很简单。最终残障人士按照诈骗分子要求缴纳刷单“押金”,进入刷单群后垫付大额刷单费用,完成任务后,不仅拿不到佣金,连垫付的刷单费用和“押金”也要不回来。
(二) 领取补助金
部分诈骗分子冒充残联或社保部门工作人员,通知残障人士领取补助金,需要残障人士提供银行卡等信息,并对残障人士进行身份验证,要求其向指定“安全账号”转账,最终不仅没有领到补助金,自己的钱财也被揣进了诈骗分子的“腰包”。
(三) 办理残疾证
诈骗分子声称自己是残疾证办理“代理人”,可以为残障人士办理残疾证,但需要收取一定的“服务费”。残障人士按要求将“服务费”转给诈骗分子后,不仅证件没有办下来,还搭上了自己的血汗钱。
二、风险提示
(一) 保护好个人信息
不要轻易将个人隐私和财产信息向不相关的组织和人士透露,不随意向他人透露接收到的手机验证码信息等,对陌生号码、链接、账号提高警惕。
(二) 选择正规渠道
残障人士各种补贴发放都有明确的规定流程,政府部门或各级残联会不会通过让残障人士转账的方式验证身份。凡是要求进行存款、汇款等,一定要擦亮眼睛,以免掉入陷阱。
(三)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
残障人士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、社区宣传栏等刊登的相关资讯,学习金融反诈知识,提高警惕,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。